肺癌是人类的大敌,而且在治疗肺癌的过程中我们也是想尽一切办法,那么最新的肺癌治疗就是肺癌分期治疗。
科学正确的临床分期是规范化治疗的前提。肺癌治疗前一定要进行各项临床分期检査, 然后再谈论治疗方案。
肺癌分四期
准确的临床分期有助于医生为肺癌病人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使那些已有远处转移、 不应该做手术的肺癌病人避免承受开胸手术之苦, 使那些原本并没有转移的肺癌病人得到及时科学的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我们把肺癌分为I期、 II期、 III期和IV期,而I-III期肺癌又分别再分为Ia期、 Ib期、 IIa期、 IIb期、 IIIA期和IIIb期。
早期肺癌
局限于肺内的肿瘤没有外侵,并且没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我们称之为“早期肺癌”又称之为I期肺癌。
II期肺癌
一旦有了肺门淋巴结转移,我们就把它定义为“早中期肺癌”,又称之为“II期肺癌” 。
IIIa期肺癌
如果出现了纵隔淋巴结转移(同側) ,我们就把他们列入“局部中晩期肺癌”又称之为“IIIa期肺癌” 。
IV期肺癌
肺癌患者出现了肺外转移,如颅脑转移、骨转移、腹月空转移时,就属于晩期肺癌,又称之为“Iv期肺癌” 。
早、中、晩期肺癌治疗方法各不同
早、中、晩期肺癌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早、中、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判断肺癌早期、中晩期或晩期的检査办法,就是了解肿瘤的大小、部位、侵及范围、有无侵及周围组织器官、有无肺外其他脏器的转移, 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肺癌临床分期 。
由于肺癌容易发生颅脑转移、骨转移和腹腔脏器转移,治疗前除外和确定有无肺外远处转移对医生和患者都至关重要 。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例,病人胸片和胸部cT发现肺部孤立性结节阴影,经气管镜活检确诊是肺癌,通过熟人介绍找到医生,胸外科医生不经任何分期检査,马上就给病人“成功地”实施了肺切除手术。 自认为预后良好的病人,很短时间后就发现肺外有多发转移,如脑部、肝脏、骨骼,等部位的转移。
事实上这些病人在手术前就已经出现了肺外转移,只是手术医生因为没有例行分期检査、没有发现而已。如果术前作了腹部超声、颅脑核磁共振、全身骨扫描等检査,就能够及早发现肺外转移,从而使病人避免开胸手术而选择其他的治疗手段。
TNM分期
肺癌最常用的临床分期方法是采用国际通用的TNM分期 ( T: 代表原发肿瘤大小, N:代表淋巴结转移, M:代表远处转移)
肺癌临床分期检査包括了胸部cT扫描和纤维支气管镜,是作为肿瘤T 分期最常用的手段,对子未能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的肺内结节,纤维支气管镜穿刺活检和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电视胸腔镜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有独特优势。 自项脑核磁共振、腹部超声或cT 和全身骨扫描检査是排除肺外转移最常用的手段。
目前这些肺癌临床分期检査已经作为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华医学会编制的肺癌临床诊疗常规检査项目,并进入国家和各省市医保报销目录。如果你的主管医生没有安排这些分期检査直接就计划安排手术, 我建议您立即转院治疗!因为如果这位医生连手术前的分期检査都不规范,手术是否清扫纵隔淋巴结和术后的辅助治疗可能也不规范!
电视纵隔镜
近年来开展的电视纵隔镜可以准确判断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 。 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 有接近30%~ 50%的胸部cT提示纵隔淋巴结转移都是假阳性,随着PET、 PET-cT和sPEcT的应用,电视纵隔镜的开展和肺癌手术常规进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我们也发现有接近50%的胸部cT报告的纵隔淋巴结转移是假阳性,根本就没有转移。国外肺癌手术前都是常规行电视纵隔镜检査, 我国只是在一些大的大学肺癌中心和少数肿瘤医院胸外科开展。我们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宣武医院胸外科已经常规开展胸部PET结合电视纵隔镜手术进行淋巴结分期。
分期检查新技术
近年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和PET-cT)检査、和超声内镜引导下食管镜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和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镜活检(EBus-TBNA)的临床应用,使肺癌治疗前纵隔淋巴结临床分期更加造于准确。特别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和PET-cT) 检査,可以改变传统的临床分期,使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使患者更加受益。 我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将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评论